2021-08-06
2428
又一家科技公司即將登陸科創板。
近日,支付寶刷臉支付業務背后的技術公司奧比中光,正式提交了在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書。從2020年底就開始籌備上市的奧比中光,距離IPO更近了一步。
招股書中顯示,奧比中光2020年總營收為2.6億元。公司的主營業務是3D視覺感知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此次奧比中光計劃募資18.63億元。其中,17.63億元用于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項目,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業務上,奧比中光在股權方面也與支付寶所在的螞蟻集團有著不少的聯系。從股權結構上看,由螞蟻集團100%持股的上海云鑫是奧比中光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其13.56%股份。也就是說,奧比中光與螞蟻集團之間的交易已構成關聯交易。招股書中也提醒投資者“公司存在大客戶集中度及關聯交易較高帶來的依賴風險”。
盡管存在股權上的風險、利潤也處于大幅虧損狀態,但是公司在3D結構光技術上“對標國際巨頭”的能力,還是足以引起資本市場的注意。繼寒武紀上市、云從科技通過科創板審核后,又有一家科技公司將迎來自己的IPO。那么,此次奧比中光上市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刺激投資者的神經,所激發的想象邊界又能到哪里?
應用場景之一
當學霸科學家選擇創業
一直以來,科學家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數十年如一日地枯坐著冷板凳,過著清貧的日子。資本世界的洪流沖不到他們,“富有”二字也與他們無緣。更不必說IPO了。
但是,近年來,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著變化:技術造富的時代正在悄然到來。尖端技術推進的一小步,不止能激起科學界的軒然大波,也能在資本市場引起無窮想象。
2020年成功登陸科創板、如今市值401億元的寒武紀背后是一對中科院計算機博士兄弟;已通過上市審議,同樣即將在科創板上市的云叢科技,其創始人周曦博士期間師從“計算機視覺之父”黃煦濤教授,2015年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專家開始創業。
黃浩源和前面提到的兩位有著同樣的情況。他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和科學家:
1980年出生,獲得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士學位,并相繼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學位及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在新加坡、中國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多個著名課題組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包括麻省理工學院SMART研究中心3D光學系統組。他曾師從光學測量泰斗Michael Y. Y.Hung 、法國科學院院士呂堅、麻省理工學院George Barbastathis等學界頂級專家和教授進行結構光方面的研究。
這是一份足夠耀眼的學歷,足以讓他在美國過上一種舒適的生活。但是,舒適并不意味著幸福和滿足,他曾回憶道,“我發現在很多外國人眼里,中國是個制造大國,并不掌握核心技術,只是個世界工廠。中國的科研人員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比如一位美國研究員的年薪是50萬美元,中國研究員只能拿30萬美元?!?/p>
黃浩源
或許就是在這個時候,創業的種子深深埋在了這位潮汕人的心中。2013年1月,黃浩源離開全球光學測量最頂尖的實驗室,選擇了回國,在深圳與朋友共同創立了奧比中光。
一開始,奧比中光對準的是工業級3D傳感技術和攝像頭生產。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黃浩源逐漸發現工業市場太小,無法支撐起公司的規模和自己的野心,于是公司戰略開始轉向商用3D傳感攝像頭。再加上2013年底,蘋果公司收購了最早的3D攝像頭以色列Primesense公司,這讓黃源浩和奧比中光更加堅定地主攻商用3D傳感技術。
后來發生的事情證實了這一戰略轉變的重要性:
2015年,奧比中光研發出中國首款3D感知芯片,并正式量產消費級3D傳感攝像頭。蘋果、微軟、英特爾的壟斷地位被這家中國企業打破,奧比中光也成為了全球第四家具有深度計算級別芯片量產能力的廠商。
2017年9月的秋季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iPhone X,成為了市場上第一臺搭載面容識別的智能手機,良好的體驗和市場反應證明了商用3D傳感攝像頭的價值和未來。
2018年,奧比中光的3D結構光攝像頭模組成功嵌入了OPPO發布的新款手機Find X,這也強力拉動了公司業務的增長。2018年和2019年,公司對OPPO銷售收入分別為9,737.13萬元、4,278.32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6.46%、7.17%。
又過了兩年,也就是2020年底,奧比中光開始籌備IPO,并于今年6月底正式提交了在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書。8年的努力后,這位40歲的科學家或許將迎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IPO。
研發投入很大,整體虧損不小
看過了創始人的創業故事之后,再來看看奧比中光此次招股書中顯示的財務狀況和業務范圍。
財務方面,奧比中光在報告期內連續三年處于虧損狀態。2018年、2019年、202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9億元、5.96億元和2.58億元;報告期內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6.89億元及-6.82億元,凈利潤累計虧損14.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078.61萬元、431.27萬元和-1.80億元,歸屬凈利潤累計虧損達2.7億元。
對于這種持續的虧損,奧比中光在招股書中的解釋是:公司自創業以來持續保持較高研發投入強度,并對骨干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確認大額股份支付費用所致。
然而,盈利困難幾乎是人工智能行業初創企業無法擺脫的狀況。國內"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依圖科技等企業在過去幾年營收呈現翻倍增長,但依舊無法擺脫虧損。云從科技在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凈虧損近23億元,依圖科技從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歸屬凈利潤累計虧損合計近73億元,曠視科技在2017年至2020前三季度已經合計虧損超140億元。
而在業務方面,奧比中光的情況并不復雜: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
其中3D視覺傳感器是主業,是其最大的營收來源。2018年至2020年,3D視覺傳感器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96.55%、86.84%、71.28%。雖然比例在逐漸下降,但仍然處于主要位置。
技術水平方面,奧比中光處于行業領先位置,并且已經推動了核心技術的產業化和產業化應用。招股書中顯示:
“公司核心技術先進性,一方面體現在已成功開發并規模量產出被眾多細分行業龍頭運用的3D視覺感知產品,產品性能滿足各應用場景高標準要求,對標國際科技巨頭;另一方面體現在由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所支撐的系統級優化能力,提升了開發效率與技術性能指標,加快了儲備技術的開發進程?!?/p>
奧比中光先進技術的背后是極大的研發投入。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奧比中光不僅符合在科創板上市的標準,甚至在有些方面甚至遠遠“超標”。
截至2020年末,奧比中光擁有研發人員562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63.36%,遠超科創板上市要求中“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的標準;截至招股說明書出具之日,公司擁有143項發明專利,其中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有133項,遠超要求的“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的標準。
至于代表著整體研發投入的累計研發占比方面,奧比中光更是大幅超過標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比約為88.7%,2020年的研發費用率更是直接超過了營收,達到了125.65%。而相關標準對占比的要求為5%。
“同行”的情況或許能和奧比中光形成參照。同為上市科創板的云從科技招股書中顯示,“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48.80%?!倍鴬W比中光的這一數字為88.7%,接近云從科技的兩倍。后者已于7月20日通過了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
奧比中光的上市申請也已于兩周前獲得受理。此次登陸科創板,年虧6.82億的它到底能在資本市場上激起怎樣的波瀾呢?
風光背后,也有風險
光芒的背后,招股書中也不難發現奧比中光的風險和隱憂。
招股書顯示,奧比中光此次上市面臨著技術風險、經營風險、內控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發行失敗風險等。拋開每一家上市企業都會面臨的風險,經營風險和技術風險是最值得關注的。
在經營方面,與2019年5.96億元的營收相比,2020年的2.58億元直接減少了一半,面臨著“未來無法恢復增長的風險”,同時還面臨著對螞蟻集團、OPPO等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集中度相對較高的問題。
的確,報告期內奧比中光對螞蟻集團等線下支付細分場景客戶的銷售占比較高。
公司對螞蟻集團的銷售收入分別為825.95 萬元、8,495.95萬元和942.25萬元,占比分別為3.94%、14.23%和3.64%;
對阿里集團的銷售收入分別為0.37萬元、4,041.96萬元和4,794.99萬元,占比分別為0.00%、6.77%和18.52%。
對其他線下支付細分場景主要客戶商米科技、禾苗通信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160.60萬元、21,154.56萬元和1,438.25萬元,占比分別為5.54%、35.44%和5.55%。
公司旗下的主要業務面臨著如此集中的落地場景,不免讓人感到擔憂。2019年以來的疫情嚴重沖擊了其營收,就是印證這種風險的一個例子,正如公司在招股書中給出的解釋:“(營收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導致的線下支付業務停滯造成?!绻鹿谝咔橛绊懴瞬患邦A期、下游細分場景監管政策出現不利變化,將會對線下支付細分場景的應用及拓展帶來重大不利影響?!?/p>
而除了受到疫情的沖擊之外,“放在一個籃子里”的主要業務還面臨著銷售持續性缺乏的風險。
“公司技術產品在手機等消費電子是否能得到大規模滲透應用具有不確定性,存在銷售缺乏持續性的風險?!闭缯泄蓵兴@示的,曾應用于OPPO旗艦手機Find X 前置3D視覺傳感器,就因為該款手機在2019年6月的停產導致過公司對其收入規模大幅降低,由2019年的4,278.32萬元直接降至298.92萬元,2020年公司營收減半也與此有著不小的關系。
除開經營風險,奧比中光在技術上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然而,技術方面的競爭從來就是激烈的。無論是同一條技術路線上對研究進度和成果的比拼,還是在初始階段對于技術路線的不同選擇,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敢大意。
雖然目前,以3D結構光技術起家的奧比中光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領先地位,但是iToF、dToF、Lidar等技術研發存在滯后于主要競爭對手的風險。換句話說,一旦其他3D視覺感知技術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那么結構光這條路或許將面臨著被遺忘和拋棄的風險。